EDVVE79465BRFREF5ECE

 

內容簡介

  從濁水溪的浩蕩綿長、淡水河的漢原印記、秀姑巒溪的野性奔放、北港溪的古老幽咽,《川流台灣—福爾摩沙水經注》從源頭、上游、中游、下游,一路詳盡書寫河川,記錄台灣。

  關於本書《經典》的大河之旅,始於二○○五年,總編輯王志宏與香港中國探險學會的隊伍深入青藏高原,在雲彼端,發現了長江新源頭。兩年後,同一批隊伍又再度踏足雪域,尋找瀾滄江江源定點;另一組採訪人馬則隨著大河滔滔南下,探訪湄公河六國文明。二○○八年起,《經典》重新歸返台灣島嶼的山川,從出海口到源頭,逐一上溯十二條台灣河川。

  一千兩百多公里的路程,採訪團隊重新界定台灣溪河源頭,記錄下不同海拔的生態實相,也書寫了從過去到今日,島嶼的人文繁茂。在這不懈的探源行動中,《經典》拓展了一條探尋真知的道路;也從不同高度的思維中,持續反省文明與島嶼的相互依存。當我們傾聽每一條河流的真摯故事,這些故事亦會透過閱讀的流動,將不絕地流轉下去。

  關於經典《經典》雜誌創刊於一九九八年八月一日,是台灣最具代表性的綜合人文雜誌。無論是派員遠赴世界各地採訪,或是跨越百年視野蒐羅湮遠史料,《經典》的大型專題的製作能力與長期投入皆為國內僅見。《經典》堅持影像語言的力度,時至今日已是國內外優秀攝影師的重要發表平台,社內同仁攝影也屢獲金鼎獎及其他國際獎項肯定。《經典》堅持文字敘事的誠摯,在崇尚快速、聳動的台灣媒體時尚裡,《經典》依然持續經營大篇章的動人報導。

  創辦人證嚴法師期許《經典》:「為時代作見證,為人類寫歷史。」從最初到現今,這句話都是刻印在雜誌封面上,也將是《經典》不斷詮釋、不停奮鬥的永恆目標。

目錄

推薦序貼近台灣溪河十二金釵王端正 濁水溪滾滾長流 撰文/鄭鼎民、林日揚 攝影/蕭耀華等
大甲溪電掣懸河撰文/林日揚 攝影/劉衍逸等
烏溪流過台灣中心 撰文/田哲榮 攝影/陳弘岱等
北港溪等待重返榮耀 撰文/陳世慧 攝影/徐安隆等
曾文溪南瀛第一河 撰文/田哲榮、林日揚 攝影/徐安隆等
二仁溪惡山惡水 撰文/田哲榮 攝影/徐安隆等
愛河務實的浪漫 撰文/田哲榮 攝影/安培淂等
高屏溪重生的大河 撰文/田哲榮 攝影/徐安隆等
秀姑巒溪激流原鄉 撰文/陳世慧 攝影/安培淂等
蘭陽溪水水宜蘭 撰文/陳世慧 攝影/薛展汾等
頭前溪良田與矽谷 撰文/林乙華 攝影/杜志剛等
淡水河文明啟示錄 撰文/陳世慧 攝影/劉子正等圖片索引
 

推薦序

貼近台灣溪河十二金釵

  《川流台灣:福爾摩沙水經注》出版了,這是經典雜誌的另一鉅獻。或許過去我們曾經閱讀過有關台灣某條河流或某條溪水的介紹文章,但從沒有看過對台灣溪河做過這麼完整,這麼深入,這麼生動,這麼全面的記錄報導;因為要做到這樣的記錄報導,殊為不易,經典雜誌不惜動用大半編採部門的人力,在專業人士的嚮導與協助下,用耐心、決心、勇氣與毅力做到了。

  本書對台灣十二條著名而有巨大影響力的溪河,做了全方位的考察,對每條溪河的源頭,做了詳實的踏勘。編採人員背著行囊,邁著沉重的步伐,逆水而行,溯溪而上,披荊斬棘,穿越急流,攀越高山;其間險阻重重,艱難處處,如果沒有決心和勇氣,沒有體力和毅力,實在很難完成這項過去出版界絕無僅有的使命。

  經過一年半的跋山涉水,順著每條溪河的不同地域與環境,生態與屬性,編採人員與攝影人員密切合作,詳細蒐集記錄,盡情拍攝捕捉,於是一篇篇優美而生動的文字,一幅幅色彩飽滿,生態豐富,攝取不易的珍貴照片,讓《川流台灣:福爾摩沙水經注》這本書成為《經典》中的經典,讓每條溪河成為有生命,有思維,讓人悸動的名溪大川。經典雜誌編採與攝影同仁的辛苦付出與專業貢獻,讓我們得以坐享其成,功不可沒,在此我們以一位讀者的立場,要對他們表達由衷的敬意與感恩。

  凡是到過台灣的人,對台灣的自然景觀,總會驚為天人,總會驚呼一聲:「台灣江山竟然如此多嬌!」

  沒有錯,台灣的美麗來自於它的山明水秀,高山壑谷突出了台灣的輪廓,溪河縱橫形成了台灣的秋波,台灣就是如此「眉清目秀」,就是如此「鍾靈毓秀」地屹立在海上的一角。也難怪十六世紀葡萄牙船員航行到來,乍見台灣時會脫口而出,驚呼:「Ilha Formosa!」「福爾摩沙」就是「美麗之島」的意思,當他們驚呼「福爾摩沙」之際,我們確知他們已航行數萬里,卻也難得看到這麼美麗的島嶼。

  其實,台灣自古以來就宛若天仙似的,超塵於海上的一隅,也像孤芳的美女一樣,玉立於天涯的一方;直至十六世紀以後,西方殖民強權方興未艾,而海上霸權風起雲湧之際,台灣終於無可避免地陷入了多事之秋,成為列強爭逐的下一個目標。從此,不食人間煙火的仙子終於蒙塵,而宛如出水芙蓉的美女,平靜的命運終於起了波瀾。

  儘管台灣的命運如此多乖,也無損於台灣的江河多嬌。生活在台灣的人,或想親近台灣、深入台灣的人,對於這多嬌的江河都應該要有多幾分的認識與了解。本書就是幫助認識台灣江河最好的圖鑑與指引。

  「欲把西湖比西子」,這是中國宋朝詩人蘇東坡的詩句,他把西湖比喻成春秋戰國時代的大美女西施。西施天生麗質,所以「濃妝淡抹總相宜」。如果我們也把台灣比喻成玉立於海上的美女,那麼高山的翠綠,讓她多了幾分的靈性,而蜿蜒的溪河,讓她增添了不少嫵媚。我們常想,如果台灣缺乏名山大川的妝點,必然會失去幾分姿色,如果沒有溪河的靈動,就會失去幾分令人銷魂的婉約。

  《川流台灣:福爾摩沙水經注》一書總共記錄了包括濁水溪、大甲溪、烏溪、北港溪、曾文溪、二仁溪、愛河、高屏溪、秀姑巒溪、蘭陽溪、頭前溪、淡水河等十二條台灣最重要的溪河。每條溪河,編採同仁都用親自登臨,實地踏勘的方式,探查出它們的身世與誕生,它們的足跡與行履,它們的生命與成長,它們的人文與氣質。風霜歲月雖然讓這些溪河時有劫難,也讓它們被迫做了不得已的變遷,但它們蜿蜒而下的無數刻痕,以及流經城鎮的起落興衰,都為台灣的富裕與發展做了不少的見證與貢獻。

  「美人遲暮,英雄白髮」,這是人生的最大悲哀,台灣的十二條溪河,在人為與大自然雙重力量的折磨與削損下,已進入「美人遲暮」的堪憐處境了。但遲暮的美人,我們可以讓她的風采留下餘韻,也可以讓她的風華留下精品,只要我們從今爾後細心撫慰,貼心關懷,精心打扮,台灣溪河的十二金釵,誰說不可能再現嫵媚,不可能再顯風華呢?

  《川流台灣:福爾摩沙水經注》的確是一本能讓人一親台灣溪河十二金釵外在與內涵的好書。要認識台灣的自然景觀,一定要看這本好書;要了解台灣的風土民情,一定要看這本好書;要知道台灣的歷史發展脈絡,要看這本好書;要欣賞台灣的多嬌江山,要看這本好書;要貼近台灣的歷史人文,更要看這本好書。我們在這裡鄭重推荐!

  經典雜誌發行人
  王端正

 

詳細資料

  • ISBN:9789868361898
  • 叢書系列:
  • 規格:精裝 / 272頁 / 16k / 19 x 26 x 3.81 cm / 普通級 / 全彩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 本書分類:> >

 

 

具體到寫作能力的培養,更是和閱讀有直接的關係。沒有閱讀,就不可能有寫作。 閱讀不僅應該開始得早,而且應該讀得足夠多。 ... 當前,國家通過語文課程標準規定小學生課外閱讀文字總量不少於145萬字,初中生不少於260萬字,高中生不少於150萬字。即到高中畢業,一個孩子的正常閱讀量應該在500-600萬字之間——我感覺這是基於當前我國的實際情況給出的一個非常保守的標準——即便是這樣,它也遠遠高於當下絕大多數學生的實際閱讀量。據一些調查數據顯示,目前我國中小學生閱讀量非常低,粗略估計平均閱讀量應在國家出臺標準的20%以下。 為什麼這麼低?一些文章分析說,這是由於高考造成功課壓力太大,「閱讀動力不足」。高考現在成了替罪羊,什麼板子都往這裡打。我認為根本原因是孩子的興趣問題。高考為什麼沒讓那些沉湎於遊戲的孩子感覺功課壓力大,從而對玩遊戲「動力不足」? ... 中學生不愛閱讀,這是做小學生時候形成的問題;小學生不愛閱讀,是因為學前和上學後家長和學校都沒有用心調動他閱讀的興趣。假如家長們能及早培養孩子對閱讀的興趣,讓閱讀像吃飯一樣,成為孩子生活中非常自然地存在著的一部分,到高中畢業讀幾百萬字就是件非常自然的事。一個喜歡讀書的孩子,閱讀對他來說哪裡有「壓力」,他從中體會的就是吃飯或玩遊戲般的簡單和享受,你不想讓他讀他都不情願。在繁忙的學習時間裡抽出時間來閱讀,這對孩子來說不是增加了負擔,而是一種放松和補充。 學習語言最重要的是建立語感。 閱讀,可以是我們千萬次地見識流暢而又文采的句子,建立起良好的語感,積累豐富的詞彙。語感好,詞彙豐富,寫出的句子自然沒有毛病。大量閱讀賦予孩子的,不僅是正確的表述能力,還有創作才華。 ... 作為一名語文教師,或者說作為一名文學愛好者,我認為,我國語文教育長期以來總是做得很彆扭。 教學從不敢跳出語文書的框框,教師和學生都花費大量時間、精力對課文和句子進行「肢解」。段落大意、中心思想之類老掉牙的教學方法儘管一再遭遇聲討,到現在仍然是中小學教學方法的主流。每本薄薄的語文書都要無端地占用孩子們整整一學期的時間,這實在是巨大的浪費。語文教師不重視學生的閱讀,把本該最有趣的一門課做成最枯燥無味的課,我不止一次地聽到孩子們說,他討厭上語文課,更討厭寫作文。 我們的先輩,漢唐宋明清那些文人墨客,他們燦若星河的名字和作品形成了人類史上怎樣的文化輝煌,可他們哪個人是通過花了多年的時間去分析別人文章的段落大意中心思想、學語法、改病句後學會寫作的?傳統被拋棄後,我們到底供奉起怎樣的一個東西,並要它來統治一代又一代孩子們的語文學習?! 幾十年的事實其實已經證明,漠視課外閱讀,想引導語感尚未成熟的中小學生通過學習語法寫出結構正確的句子,通過分析別人的文采寫出漂亮的句子,這是在繞遠路,在隔靴搔癢。可以肯定的是,在缺少課外閱讀的前提下,語文書教不出學生的語文水平,作文課也不能教會學生寫作文。 ... 或許一條數學定理一旦被理解,就成為你自己的知識,可以馬上應用,取得立竿見影的效果。但寫作是一種開放性的、千變萬化的活動,外部知識轉化為自己的能力有很長一段路要走。任何寫作「技巧」在理解上都沒有難度,都是容易的,但吸收是難的,應用更難。儘管現在中小學作文課被講得花樣百出,許多教師在講課上確實是花了心思的,就課堂本身來說也沒什麼問題,甚至可以說有些課講得很精彩,老師在修改學生作文上也不少下功夫。但如果沒有學生大量的閱讀作鋪墊,這些活動就是把稻種灑進了沙漠,沒什麼意義。 對於寫作技能還比較幼稚的人,尤其對於低年級學生,學習寫作一定要首先回到閱讀中。好的作品中本身就包含著高超的寫作技巧,閱讀過程就是學習寫作技巧過程。書讀得多了,寫作技能自然會形成——古人早就總結出來了,「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 通過閱讀提高寫作能力,表面上看這是個漫長的過程,實際上它是最經濟、最有效、最省心的辦法,是真正的「捷徑」。 ... 但最簡單的事情往往最難做到,急功近利的心態讓許多人失去判斷力。很多家長一直不重視孩子的閱讀,卻又想讓孩子在短時間內學會寫作文——市場需求甚至是學術鬧劇就這樣產生並形成了。 (未完待續)

 

 

 

 

 

文章來源取自於:

 

 

壹讀 https://read01.com/mz6AxNo.html

博客來 https://www.books.com.tw/exep/assp.php/888words/products/0010436772

如有侵權,請來信告知,我們會立刻下架。

DMCA:dmca(at)kubonews.com

聯絡我們:contact(at)kubonews.com


大里胃脹中醫推薦潭子常常睡不著或很早就醒來治療有效中醫診所台中手抖中醫推薦
豐原噁心看什麼科 大里大量出汗中醫推薦 網友都推薦到這間中醫診所霧峰手抖治療中醫 大雅常常心悸看什麼科 大家都推薦這間中醫診所霧峰呼吸困難看什麼科 大雅口內疼痛治療中醫 ptt推薦的中醫診所台中容易冒汗看什麼科 潭子注意力不集中治療有效中醫診所 許多人都在間中醫診所看好的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kyow8cgcw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